期货赋能PVC产业突破困局
2024年,聚氯乙烯(PVC)价格波动剧烈,甚至一度跌破5000元/吨关口,创近5年来低点。市场下行周期背景下,PVC产业面临供需错配、利润压缩等诸多风险与挑战。与此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PVC期货已成为日均持仓百万量级的品种,并连续3年稳居大商所工业品期货成交量榜首。这反映出PVC期货的市场深度和承载力在慢慢地加强,可以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规避价格风险提供重要助力。如今,PVC产业链对期货的理解和运用逐渐成熟,记者近日跟随大商所走访华东地区PVC企业时发现,上下游企业间借助PVC期货构建起了一种既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又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生态体系:上游企业在期货领域的参与度逐渐提升;中游贸易商探索出日益多元的业务模式;下游企业则借助期货套保推动自身迈向高水平发展之路。
中泰多经研究中心主任马丽萍表示:“当前,产业对PVC期货的接受程度正逐步的提升,其应用场景范围也日益广泛。中泰多经的期现贸易一律采用基差定价模式。自2024年起,中泰多经明确将自身定位为赋能主业。为此,我们积极向集团内部普及期货套保和基差销售模式,逐步助力集团实现PVC业务在销售环节全面采用基差定价方式。”
马丽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2024年PVC市场整体下行,但期间行情也出现过阶段性反弹。我们察觉到现货销售价格持续低于期货价格,于是会在价格反弹至相对高位时,果断进行卖出套保和基差销售,相当于在更高的点位提前确定了远期销售价格,并且发挥自身贸易商厂库的优势,通过交割的方式了结,借助期货市场成功为集团的销售和利润赋能。”
据相关受访企业介绍,尽管上游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程度在逐渐提升,但总的来看,依然存在着进步空间。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化能源”)作为氯碱化工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自2021年PVC生产线正式投产后便迅速投身期货市场,并申请成为大商所PVC交割品牌和交割厂库。嘉化能源销售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我们通过重视盘面变化,在恰当的时机开展套期保值与实物交割操作,有效对冲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宋仕威介绍说,作为大商所产融基地,近年来特产石化主动走进上游企业,为企业中高层讲解期现结合模式,帮助上游合作伙伴理解并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他同时呼吁各方关注并重视对上游企业的培育工作,着力改变上游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强化其对期货市场行情报价发现与套期保值功能的重视程度。展望未来,他相信随上游公司参与度的持续攀升,PVC期货市场必将愈发活跃,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联动也将在期货工具的加持下进一步深化,为PVC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在PVC产业链,中游贸易商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其贸易模式丰富多样。记者发现,基于期货市场的期现结合贸易模式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部分大型贸易商充分挖掘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紧密结合现货市场行情报价走势,灵活开展低买高卖的套利操作,并通过参与期货交割,有力保障了货物质量以及供应的稳定性。
“PVC期货在公司经营发展中,既是‘安全带’,又是‘望远镜’,既能让我们在高速前行过程中对冲风险,又能为我们未来的购销决策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和指引。尤其PVC行业当前正处于上游高开工、中游高库存、价格高升水的“三高”困境中,贸易企业面临着大量库存敞口所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此时可借助期货进行风险对冲与价格管理,从而平滑收益曲线,防止盈亏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宋仕威向记者坦言,“采用基差定价、基差贸易等方式还可以有明显效果地解决时间错配、空间错配等问题,明显提升贸易效率。再者,期货价格透明、流通性强,通过期现结合、场内场外联动,我们还能为上下游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宋仕威回忆说,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PVC产业链的上游企业维持正常生产,下游企业却大量停工。特产石化销售停滞但又需要执行长约采购订单,导致库存持续积压,陷入库存贬值、困难、客户违约等多重危机之中。关键时刻,得益于期货工具的帮助,公司果断将大部分库存通过期货盘面卖出,同时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成功缓解了金钱上的压力。公司还积极与客户沟通协商,达成延期点价结算的共识,避免了违约情况的发生,平稳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如今,特产石化面临当前PVC供需失衡的困局,再度利用期货期权工具积极寻求突破,创新性地推出了“延期点价+期权保护”组合方案。这一方案不但可以帮助下游客户自主确定点价时点,还能借助期权的保护为其锁定一个可接受的最高采购价格,特产石化自身也能通过期货和期权端的对冲操作覆盖现货让利部分,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未来,特产石化一方面将热情参加利用大商所场外平台、期转现、协议交收等抓手,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灵活性;另一方面,将逐步扩大基差贸易和含权贸易在PVC贸易中的占比,尤其要向上游采购端大力延伸,引导更多上游生产企业正确认识期货工具功能作用,在全产业链打造学期货、用期货的良好生态。”宋仕威说。
同样,作为扎根西北、布局华东的贸易平台,中泰多经今年也将推出创新业务模式。马丽萍向记者透露,中泰多经计划利用集团10%的产能,在西南地区采用“期货点价+基差销售”的方式开展现货销售业务。这不仅仅可以满足下游企业低价锁定货源、上游企业高价销售产品的双重需求,还有助于减少上下游之间的博弈,更多地借助期货市场为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自主选择权、创造利润空间。
张勇良向记者分享了一段成功的经历:“2020年,当PVC价格攀升至7000元/吨后,市场陷入了一段迷茫期,大多下游加工公司不得不收缩战线,严控原料库存、降低开工率。而此时的我们仍就注重市场销售份额,在积极预售成品的同时,对特殊的比例的原料进行了买入套保操作。这一举措使得公司在市场高位波动期间,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管控原料成本,产量和销售额不仅没下降,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为企业在关键时期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记者在此次调研中发现,提升整个产业链对期货工具的认知和应用水平,对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未来,随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和企业对期货工具理解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上下游企业借鉴成熟经验,积极投身期货市场,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一同推动PVC产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蒸蒸日上。同时,这也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加强市场培育力度,为企业运用期货工具营造更为优良的市场环境。(王俪锦)